查古籍
子眩,为气逆晕厥,并用紫苏饮。然有脾虚夹痰,用六君子汤加天麻五分。若脾不甚虚,独顽痰闭塞者,用二陈汤加竹沥、姜汁。虚实之间,宜察辨之。如不合法,即防胎落。大约肝经气逆者多,予常用紫苏饮加枳壳、钩藤而安。
紫苏饮(见前)
六君子汤(见前恶阻)
二陈汤(见前恶阻)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子眩,为气逆晕厥,并用紫苏饮。然有脾虚夹痰,用六君子汤加天麻五分。若脾不甚虚,独顽痰闭塞者,用二陈汤加竹沥、姜汁。虚实之间,宜察辨之。如不合法,即防胎落。大约肝经气逆者多,予常用紫苏饮加枳壳、钩藤而安。
紫苏饮(见前)
六君子汤(见前恶阻)
二陈汤(见前恶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