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淡、甘,寒。
图经曰∶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竹、淡竹、苦竹三种,人多不能尽别,按竹甘竹似篁而茂,即二种,一出江西闽中,本极粗大,笋味味,俗呼甜苦笋是也。今南人入药烧沥惟用淡竹一品,肉陈廷采曰。淡竹叶,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竹、雷竹、水竹、味淡药。东坡苏公曰淡竹者对苦竹为草中一种茎如铁线而长,叶小如竹。一种茎青而短,叶大如竹。一种开花青翠,叶如竹,俱庶不失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淡、甘,寒。
图经曰∶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竹、淡竹、苦竹三种,人多不能尽别,按竹甘竹似篁而茂,即二种,一出江西闽中,本极粗大,笋味味,俗呼甜苦笋是也。今南人入药烧沥惟用淡竹一品,肉陈廷采曰。淡竹叶,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竹、雷竹、水竹、味淡药。东坡苏公曰淡竹者对苦竹为草中一种茎如铁线而长,叶小如竹。一种茎青而短,叶大如竹。一种开花青翠,叶如竹,俱庶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