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劳聋(附论)

    作者: 朱梓

    夫劳聋者。肾气虚劳所致也。足少阴肾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肾气虚劳弱。宗脉耗损脏。

    补肾石斛丸治劳聋。耳中久聩聩。

    石斛(去根)附子(炮裂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山茱萸(洗微炒)菟丝子(酒浸炒黄色研如泥纸切焙)芍药丝子外。

    为末。

    肉苁蓉丸治劳聋。肾虚损。腰脚无力。面黑体瘦。小便滑数。

    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菖蒲(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磁石(一两烧(一两酒浸仲(一两去粗炼蜜为丸

    薯蓣丸治劳聋。脏腑久虚。肾气不足。肌体羸瘦。腰脚无力。

    薯蓣(一两)熟干地黄(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桂心(一两)天门冬(一两半去心酒浸一宿刮去子(一两酒浸匀。

    炼蜜

    地黄丸治劳损耳聋。

    大熟地黄(洗焙)当归川芎辣桂大川椒(出汗)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捣末)故纸(一两(分)〕服五十丸。以

    内补丸治肾虚劳聋。

    熟干地黄(焙)附子(炮裂去粗皮脐)桂(去粗皮)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鹿茸(去毛酒远志(去心甘草水煮三日

    肉苁蓉丸治劳聋。积久耳鸣。

    补肾磁石汤治劳聋。耳中聩聩然。

    磁石(二两醋淬七遍)山茱萸(洗炒)芎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蔓荆子茯神(去木)门冬(去心一竹沥二合

    蓖麻子丸治劳聋。虚鸣塞耳。

    熟干地黄散

    (出圣惠方)

    治劳聋。肾气不足。耳无所闻。

    熟干地黄(一两半)磁石(一两捣碎水冲去赤汁)桂心(一两半)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两)白茯苓入药五

    菖蒲散

    (出圣惠方)

    治劳聋塞耳。

    菖蒲(半两)山茱萸(半两)土瓜根(半两)牡丹皮(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附子(半两末。

    每用半

    又菖蒲散

    (出圣惠方)

    治劳聋。肾气损。耳无所闻。

    菖蒲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附子(炮裂去皮脐)山茱萸桂心(各一两)肉苁空心及晚

    菖蒲散治劳聋积久。

    羊肾附子丸

    (出圣惠方)

    治劳聋。

    附子(一两炮裂焙去皮脐)磁石(一两烧令赤醋淬七遍捣碎研水飞过)牛膝(一两去苗)菟两去心微火煎如膏。然后入药末。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晚食前。温酒下三十丸。

    盐汤下亦得。

    塞耳硫黄散治劳聋经久。

    治劳聋滴耳。

    (出圣济总录)以童子小便少许。灌入耳中即瘥。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黄宫绣
  • 作者:
    张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作者:
  • 作者:
    李时珍
  • 作者:
    赵学敏
  • 作者:
    叶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陈嘉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