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肝气逆面青多怒(附论)

    作者: 朱梓

    夫肝在色为青。在志为怒。故其气逆。热邪伤于肝。伏留不除。是以面青多怒。盖本脏气逆

    秦艽(去苗土)干姜(炮)桔梗(炒)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当归(切焙)天门冬(去脐尖)细风(去叉)五味子(各一钱)上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日三。不拘时候。

    竹沥汤

    (出圣济总录)

    治肝脏气逆。手足拘急。面青多怒。胁下苦满。或时

    眩冒。

    竹沥甘草(炙锉)秦艽(去苗土)葛根(锉)黄芩(去黑心)麻黄(去根节)防风细辛三两)附子(一盏。

    入竹沥半盏。煎至一中盏。去滓温服。不拘时。

    防风汤

    (出圣济总录)

    治肝气壅逆。肢体沉重。面色多青。时欲嗔怒。甚者

    。恍惚狂言。心防风(去叉)麻黄(去根节)半夏(汤洗去滑七遍焙切)秦艽(去苗土)独活(去芦头各三麻芍药(枣一

    槐胶丸

    (出圣济总录)

    治肝壅血聚。使人多怒。面青。胁痛。

    槐胶(以酒化为膏二两)蜈蚣(微炙研五枚)丹砂(别研)牛黄(别研)麝香(别研各半两)焦别研)芫九粒用水药里

    荆芥汤

    (圣惠方)

    治肝脏实热。血气壅滞。目视昏暗。常多嗔怒。旋目运。

    面色青。口多涎

    柏子仁散治肝脏气逆。不欲见人。面色多怒。

    柏子仁(一两)人参(三钱去芦头)虎胫骨(一两涂酥炙令黄)知母茯神犀角屑远志煎至六分

    沙参散

    (圣惠方)

    治肝脏气逆。面色青。多饶恐怒。胸膈烦滞。心神不安。

    沙参(三分去芦头)甘菊花酸枣仁枳实(麸炒微黄)桔梗(去芦头)茯神桑根白皮(分。

    桔梗汤

    (圣济总录)

    治邪热客于肝经。气逆燥。面青多怒。怒已胁痛。

    桔梗(炒五两)白术(三两)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细辛(去苗叶各三两)当归(钱。水一中

    羚羊角散

    (一名茯神汤)

    治肝气逆。心烦。面青多怒。

    (方见茯神汤)

    龙骨散治肝气逆。四肢沉重。面青。不欲见人。多嗔怒。

    龙骨赤茯苓紫菀(洗去苗土)人参(去芦头)羚羊角屑薏苡仁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养肝气

    (出本草)

    用小麦煮饮。服之良。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