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癸丑岁图

    作者: 朱梓

    图psjzl50.bmp 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中见少征火运。岁火不及。气化营运后天。太阴在上。

    左少下降于差化雨积于虫耗之化是岁湿土在上。寒水在下。土能制水。天气盈。地气虚。宜取化源。以平土气。益其岁气。

    发之寒湿岁半之前。太阴主之。湿淫所胜。沉阴且布。雨变枯槁。民病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于岁半之后。太阳主之。寒淫于内。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纪。

    生。

    易。

    夏有故曰岁风火不及。寒乃盛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病胸中痛。胁肢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复则大雨且至。黑气乃辱。民病泄注。其法悉以咸温调中。

    初之气。自壬子年大寒日巳初。至是岁春分日卯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

    客气以正。至小满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征火。客气少阴火。中见火运。君火自居其位。

    不乃邪见则民病身重。肿。胸腹满。宜治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泄之。以甘缓之。岁谷宜。

    之气。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宫土。客气少阳火。中见火运。气与运同。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

    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搏。草木凝烟。湿化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肿。宜以咸之。岁谷宜玄。间谷宜豆。则火不为邪。是气也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

    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宜玄。间谷宜黍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气胜火。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腰痛。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疾也。宜调太阳之客。以苦之。岁谷宜玄。间谷宜稷。则寒不为邪。此六节之气也复。地气胜者。则有太阴之复。各以其胜复法治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