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车前子(微寒) 柏子仁(平) 细辛(温) 菥 子(微温) 秦椒(生温。熟寒) 地肤子(寒)
决明子(平。微寒) 蔓荆子(微温。寒) 乌雄鸡(微寒) 羚羊角(温。微寒) 青羊胆(温)
萤火(微温) 鲤鱼胆(寒) 空青(寒) 芜青子(温) 龙脑(微寒) 苋实(寒。大寒) 茺蔚子(微温。寒) 伏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