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证治准绳》 积聚

    作者: 王肯堂

    (血瘕,即儿枕,宜参看。)

    〔大〕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脏所成。皆由饮食不节,寒热不调,致五脏之气积,六腑之气聚,积者痛不离其部。聚者其痛无有常处。所以然者,积为阴气,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聚为阳气,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 块也。

    〔薛〕前证乃真气亏损,邪气乘之,况产后得之,尤当固真气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攻其邪,则速其危矣。当参前杂证积聚诸方论治之。一产妇腹中似有一块,或时作痛而转动,按之不痛,面色痿黄,痛则 白,脉浮而涩,余谓此肝气虚而血弱也,不信,乃用破血行气,痛益甚,转动无常。又认以为血鳖,专用破血驱逐之药,痛攻两胁,肚腹尤甚,益信为鳖确。服下虫等药,去血甚多,形气愈虚,肢节间各结小核,隐于肉里,以为鳖子畏药而走于外。余曰∶肝藏血而养诸筋,此因肝血复损,筋涸而挛结耳。盖肢节胸项,皆属肝胆部分,养其脾土,补金水,以滋肝血,则筋自舒。遂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减,调治而愈。一妇月经不调,两拗肿胀,小便涩滞,腹中一块作痛,或上攻胁腹,或下攻小腹,发热晡热,恶寒,肌肤消瘦,饮食无味,殊类瘵证,久而不愈。余谓肝脾血气亏损,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随证互服而愈。

    〔大〕新产后有血与气相搏而痛者,谓之瘕。瘕之言假也,谓其痛浮假无定处也。此由夙有风冷血气,不治,至产血下则少,故致此病也。不急治,则多成积结,妨害月水,轻则痞涩,重则不通也。

    〔薛〕前证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也。当补养胃气,调和月经,宽缓静养为善。《难经》云∶任脉之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当参前后各论治之。

    〔丹〕南山妇人年三十八,于九月二十三日月经行,比前过后十日,得草药以败血海,为下胎之谋,有数滴血下,因此腹痛,在小腹下有块如碗大,不可按,汤熨则痛稍定,大小便抽痛,小便涩,大便略下少赤积垢,食不进,口略渴发热,此胃气为草药所败,加以受伤之血妄行而不得泄,所以为病也。

    砂仁 甘草(炙) 川芎 黄芩(各三分) 滑石(一钱半) 牛膝(二钱) 桃仁(七粒)

    上水、酒煎服。

    芍药汤(《保命》)治产后诸积不可攻,宜养阴去热,其病自安。

    芍药(一斤) 黄芩 茯苓(各六两)

    上锉散,每以半两,水煎温服,日三。

    〔丹〕产后消血块。

    滑石(三钱) 没药 血竭(各二钱)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恶露不下,以五灵脂为细末,面糊丸,白术汤、陈皮汤任下。

    又方 消血块。

    香附(童便浸) 桃仁(去皮留尖,等分)

    为末,醋糊丸。

    治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二两) 桂心 芍药 血竭 蒲黄(炒,各一两半) 延胡索(炒,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

    葛氏方(治证同前。)桂心为末,每服一钱,空心酒调下。

    《产宝》疗血瘕,痛无定处。

    童便(三升) 生地黄汁 生藕汁(各一升) 生姜汁(三升)

    上先煎前三味,约三分减二,次下姜汁,慢火煎如稀饧,每服取一合,暖酒调下。

    《千金》疗血瘕。

    先干地黄(一两) 乌贼鱼骨(二两)

    上为细末,空心温酒调服二钱匕。

    四神散治产后瘀血不消,积聚作块,心腹切痛。

    川芎 当归(去芦) 干姜(炮) 赤芍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远用温酒调服。

    桂心丸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

    桂心 当归 赤芍药 牡丹皮 没药 槟榔(各半两) 青皮 干漆(炒烟尽,各七钱半)大黄 桃仁(去皮尖) 三棱(煨) 玄胡索 鳖甲(酥炙) 浓朴(制,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更多中医书籍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张三锡
  • 作者:
    钱峻
  •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