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查古籍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小儿时毒,因感四时不正之气,致鼻面耳项或咽喉赤肿,寒热头痛,甚者恍惚不宁,咽喉闭塞,状如伤寒,五七日间亦能杀人。脉浮数者邪在表,脉沉涩者邪在里。在表用葛根牛蒡子汤,在里用栀子仁汤,表里俱病者,犀角升麻汤;
甚则宜砭,及用通气散,宜泄其毒,旬日自消。若不消而欲作脓者,用托里消毒散。欲收敛者,用托里散。若咽肿不能言,头肿不能食者,必死。
一小儿患此三日,二便调和,用葛根牛蒡子汤,漫肿悉退,惟颊间赤肿,欲作脓,用活命饮二服,外用代针膏而脓出;再用托里消毒散而愈。
一小儿肿赤 痛,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脓成,针之肿痛顿减,又二剂渐愈,却以柴胡栀子散加白芷、升麻,与母服之而愈。
一小儿肿 作痛,药不能下咽,先用通气散,连作嚏,却用犀角升麻汤,乳食稍进,肿痛渐消,仍服数剂而脓血渐少,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患之,咽喉作痛,二便自调,用葛根牛蒡子汤三剂、甘桔汤四剂,肿痛渐愈。诊乳母左关脉弦数,用加味逍遥散,母子 服而消。
一小儿患之,赤肿作渴。外敷、内服皆寒凉之药,余欲洗去敷药,急用发散表邪、开通腠理之剂。不信,仍用前药,遂致不救。
通气散治时毒 痛,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胡索 猪牙皂角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羊踯躅花(三分)
上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 鼻内,取嚏为效。
甘桔汤治肺经壅热,胸膈不利,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方见时毒)
犀角升麻汤治风热口唇颊车连牙肿痛。
犀角镑(二钱) 升麻 防风 羌活 川芎 白芷(各五钱) 黄芩 甘草(各一钱) 白附子(四分)
上每服三五钱。
栀子仁汤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
郁金 枳壳(麸炒) 升麻 山栀仁 牛蒡子(研碎炒) 大黄(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蜜水调服。
葛根牛蒡子汤治时毒肿痛,消毒解热。
葛根 管仲 甘草 江西豆豉 牛蒡子(半生半炒研碎。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柴胡栀子散(方见胁痈)
托里消毒散
代针膏
托里散
仙方活命饮(四方并见热毒疮疡)
加味逍遥散(方见发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