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薛立斋曰∶妊娠痢下黄水,乃脾土亏损,真气下陷也,当升补中气。若黄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补脾。若黄而兼白,乃子令母虚,须补脾肺。若黄而兼黑,是水反侮土,必温补脾肾。若黄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补中益气汤。若肠胃虚弱,风邪客之,用胃风汤。或脾气不安,急补脾胃自安。凡安胎之药,当临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胶、艾叶之类。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胎前有痢疾证也。胎前痢,亦有暑邪湿热外感致病,不可专主饮食生冷为患。但妊娠痢疾,本于脾胃不和,因而气血受病。气伤则白,血伤则赤,若守河间之法降气,后重自除,行血便脓自止。不知胎前之气果可降乎?气降则胎下坠。胎前之血果可行乎?血行则胎必堕。莫若多用木香以调气,多用当归以养血。此二药,乃为胎前痢疾妙剂,再以四物倍白术、黄芩。丹溪所谓先托住正气,以固其胎,而后顺气和血,佐以消积导滞,此治妊痢之要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