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何松 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女以坤道用事,故治妇人,以阴血为主。女子二七天癸至,阴气盛,盛则溢泄,此自然之理也。若阴性旺,则不及二七而至,弱则逾二七而至。凡治此证,当察脾胃何如。如女子月事不调,因脾胃伤损,不能生血所致,须以补养脾胃为先。脾旺则能统血,而经自行。切不可遽用攻克之剂,伤其中气,则愈不调矣。
慎斋按∶以上三条,序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也。赵养葵二条,调经主于滋水,是补先天真一之源也。陈良甫以下三条,调经主于补土,是培后天元气之本也。固肾扶脾,此为调经要道,学人审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何松 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女以坤道用事,故治妇人,以阴血为主。女子二七天癸至,阴气盛,盛则溢泄,此自然之理也。若阴性旺,则不及二七而至,弱则逾二七而至。凡治此证,当察脾胃何如。如女子月事不调,因脾胃伤损,不能生血所致,须以补养脾胃为先。脾旺则能统血,而经自行。切不可遽用攻克之剂,伤其中气,则愈不调矣。
慎斋按∶以上三条,序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也。赵养葵二条,调经主于滋水,是补先天真一之源也。陈良甫以下三条,调经主于补土,是培后天元气之本也。固肾扶脾,此为调经要道,学人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