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李太素曰∶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指阳明经胃与大肠也。此经乃水谷传化之地,而心与脾实系之。盖胃之下口通于小肠上口,胃不病,而小肠传化,则心气流通,而邪不归心。大肠不病而传化,则饮食营运而脾不劳力。今二阳既病,则传化不行,心脾乌得不病?故曰病发心脾则精血不充。盖精、血,一物也,主于心而生于脾。在男子言精不言血,故曰少精而不得隐曲。在女子言血不言精,故曰少血而不月。
此心脾受病而然,是月经不调之一端也。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李太素曰∶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指阳明经胃与大肠也。此经乃水谷传化之地,而心与脾实系之。盖胃之下口通于小肠上口,胃不病,而小肠传化,则心气流通,而邪不归心。大肠不病而传化,则饮食营运而脾不劳力。今二阳既病,则传化不行,心脾乌得不病?故曰病发心脾则精血不充。盖精、血,一物也,主于心而生于脾。在男子言精不言血,故曰少精而不得隐曲。在女子言血不言精,故曰少血而不月。
此心脾受病而然,是月经不调之一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