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查古籍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妊娠烦躁口干者,足太阴脾经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经其气通于舌,若脏腑气虚,热乘心脾,津液胎燥,故心烦口燥,与子烦大同小异,宜知母丸。若肝经火动,加味逍遥散;若肾经火动,加味地黄丸。
古有妇人暴渴,惟饮五味汁,名医耿隅诊其脉曰∶此血欲凝,非疾也。已而果孕,故古方有血欲凝而渴饮五味之证,本属肺肾二经有火,盖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胎系于肾,肾水养其胎元,则不足以滋肾中之火,火上烁肺,变为烦躁,此金亏水涸之候。法当滋其化源,清金保肺,重浊壮水,滋肾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