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纲目》云∶五劳六极七伤诸症已详于杂病门中,而今复叙者,缘妇人多因行胎产,或饮食起居七情重伤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调摄,或过于攻伐,而亦有初因劳倦所伤,苟或失治,即变皮聚毛落,饮食不为肌肤,骨髓中热,经闭不行,谓之劳瘵骨蒸热。其治与男子不同者,因男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故也(精血虽殊,而虚劳形症不远,治亦不异,宜与杂症参观)。
按戴氏云∶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言语无力,面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症,用芎归汤加羊肉少许,或十全大补汤、四物养荣汤治之。若血虚而气旺者用抑 气汤(即香附末),若劳倦伤者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是治劳倦内伤之剂,乃初治法,非久病治法,劳瘵骨蒸所宜)。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纲目》云∶五劳六极七伤诸症已详于杂病门中,而今复叙者,缘妇人多因行胎产,或饮食起居七情重伤肝脾之所致。又或失于调摄,或过于攻伐,而亦有初因劳倦所伤,苟或失治,即变皮聚毛落,饮食不为肌肤,骨髓中热,经闭不行,谓之劳瘵骨蒸热。其治与男子不同者,因男以气为主,女以血为主故也(精血虽殊,而虚劳形症不远,治亦不异,宜与杂症参观)。
按戴氏云∶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言语无力,面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症,用芎归汤加羊肉少许,或十全大补汤、四物养荣汤治之。若血虚而气旺者用抑 气汤(即香附末),若劳倦伤者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是治劳倦内伤之剂,乃初治法,非久病治法,劳瘵骨蒸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