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宝鉴》 第六节 脏躁

    妇女精神忧郁,烦躁不宁,悲喜无定,哭笑无常,呵欠频作者,称为“脏躁”。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精血内亏,心神失养,或情志过极,化火伤阴,或阴虚阳亢,扰乱神明而致。

    一、心神失养 素多抑郁,忧愁思虑,暗伤心脾,脾不化精,心血亏虚,脏阴不足,心神失养,发而为病。

    二、阴虚阳亢 病后阴伤,或情志过极,化火伤阴,脏阴不足,虚阳上亢,发而为病。

    三、肝肾阴亏 素体阴虚,或产后亡血,耗伤肝肾精血,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津,肝肾阴亏,影响心神,发而为病。

    【辨证施治】

    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为内伤虚证,然虽虚而不宜峻补,有火而不宜苦降,有痰而不宜温化,唯以甘润养神,最为妥当。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