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宝鉴》 三、瘀血内积

    「主证」 少腹包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皮肤不润,经期延后,口燥不欲。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病机」 瘀血内阻,结成症积。

    「治法」 活血散结,破症消积。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味。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赤芍 三棱 莪术

    本方为桂枝茯苓丸加三棱、莪术。

    方中桂枝温经通阳;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桃仁、赤芍活血祛瘀;三棱、莪术破症消积。

    若月经量少,甚或经闭者,加泽兰、牛膝;若月经量多甚或崩漏者,加苡仁、红藤、败酱草;若兼见一组血虚⑹之症者,此为体虚邪实,治宜攻补兼施,养血活血,方易增味四物散(《济阴纲目》)治之。

    熟地、当归、芍药、川芎、三棱、莪术、肉桂、干漆(炒令烟尽)各等份。

    共为粗末,每15克,水煎服。

    方中四物汤补血活血;三棱、莪术、干漆破血祛瘀;肉桂温经通阳。

    若邪实正盛,瘀血久积,肌肤甲错者,治宜消症破积,祛瘀生新,方易大黄虫丸(《金匮要略》)治之。

    大黄 黄芩 甘草 桃仁 杏仁 芍药 熟地 干漆 虻虫 水蛭 蛴螬 蟅虫

    方中大黄、桃仁、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蟅虫攻坚逐瘀、消积通络;黄芩、杏仁清润瘀热;熟地、白芍滋补阴血;甘草和中解毒。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