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症瘕这里是指以妇女下腹胞中结块,或胀或痛,甚或出血为主要证候特征的一类病证。症者,包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多属血;瘕者,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多属气。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情志过极,气血失调,或痰湿阻滞而致。
一、气机阻滞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阻滞胞中,发为瘕聚。
二、痰浊蕴结 饮食失节,偏嗜肥甘厚味,或误食毒浊之物,损伤脾胃,脾虚失运,痰浊内生;或脾肾不足,阳气虚弱,水湿泛滥,聚而成痰,痰浊与气血搏结,发为症瘕。
三、瘀血内积 经期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乘袭胞宫,气血为之凝滞;或经、产之后,余血未尽,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以致冲任亏虚,邪气乘袭,余血与邪气搏结成瘀;或肝郁日久,瘀血阻滞,发为症积。
【辨证施治】
本病临床常常影响经、带、胎、产,如伴见月经过多或过少、痛经、闭经、崩漏、带下、堕胎、小产、不孕等证。临床当求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如果本病病势发展迅速,疼痛较剧,长期下血,或五色带下,其气恶臭,形体迅速消瘦,面色晦黯者,预后不良。临证之时,当辨属气或属血、病程长短及体质的强弱,灵活施治。病之在气者,治以理气行滞为主,理血为辅;病之在血者,治以活血破瘀散结为主,理气为辅;体质较弱者, 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使用攻法时,当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过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