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科切要》 胁肋痛

    作者: 吴道源

    孕妇胁痛甚者,其说有三∶或因哭泣,或因忿痛,或因内伤。如内伤者,现有胎。不可用行伤药,只宜童便酒,或紫苏饮加白芍、当归、砂仁,人参童便煎服,亦足以固胎。或曰,胁痛非芥子不能达,柴胡、枳壳亦可用。如背痛者,气滞而不运也,宜紫苏饮。妊娠口干烦闷,不得卧者,名曰子烦,紫苏饮主之。又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者,切不可用防风通圣散,有孕妇未产而乳汁先下者,名曰乳泣,生子多不育。有儿在母腹中啼哭,不须服药,用黄豆打番,招孕妇细细拾之,其哭自止。

更多中医书籍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
  • 作者: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