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内经针法.必合天地阴阳日月.而同以求于人之部位.以合于天者.着为用针之宜忌.此针道之所在.要非经络之故也.身形应九野篇曰.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于右则手胁足腰尻下窍应秋冬.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诸戊己.以为天忌.此针家之忌所必求也.又以腰以下为地为阴.以足之十二经.以应十二月.腰以上为天为阳.以手之十指应十日.合之于脉.则以寅为正月之生阳.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申为七月之生阴.主右足之少阴.丑为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要此阳明厥阴.又自一说.合十二月为一岁之气.候之于足.此亦为针家而言.非以脏腑体用当如是也.针家候气故不可缺.而最无理者.后世以十干纳脏腑.而为阴阳夫妻.既非针家之所为.又悖脏腑之恒理.其说起于少阳胆.胆诚为东方少阳之初气.然甲气当起于子.临官于寅.兹皆厥阴风木之所起也.盖气虽在胆.而始于厥阴.且乙为柔木居卯位.是正所谓胆气也.而今之纳甲者.以甲刚归胆.乙柔归肝.是何说欤.丙火日也.心之神明也.其主太阳也.丁火日用之火也.相火也.故相火在阳明三焦.丙火在广明之地.今曰丙属小肠.丁属心.岂丁可以属君火乎.经曰.小肠为心之使.岂使当属丙.而主反属丁乎.且于夫妻之说.又岂主反为妻.而使反为夫乎至若以戊属胃.以己属脾.脾以燥为健运.而反谓为己.胃为水谷之海.而反谓为戊.然犹曰脾为胃行其津液.其于为妻之说.或无辞也.至以庚归大肠.辛归肺.则尤无理之甚者.夫肺居乎上.承心之夏.而立秋又为元气之主.而反属柔金.大肠何物.能主蓐收之令.而当庚金之刚.以主秋之临官也.壬为天源水.癸为江河水.肾为太阴.天水之主也而癸之.膀胱蓄水也而壬之.是杂客之水.反出真元之上矣.不亦颠倒纰谬耶.所以然者.大约以脏阴腑阳误之.不知脏亦何尝不生阳.而必以六腑为夫也.后学不悟.仍其讹舛.曰为从事.吾不知此说倡于何人.缘不读内经故至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