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肾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肾脏癌症,发生在胎儿期,可能在出生后几年内不会出现症状。

    肾母细胞瘤通常出现于5岁以下的儿童中,偶尔也会出现在年长儿童和成人中。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在有些病例中,遗传变异可能是原因之一。有出生缺陷的儿童患本病的危险增加,如遗传变异引起的虹膜缺失或身体单侧肥大症的儿童。

    【症状和诊断】

    症状包括腹部膨大、腹痛、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15%~20%的病例出现血尿,尚可导致高血压。癌症可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肺部,而导致咳嗽和呼吸短促。

    医生通常可能在患儿的腹部扪到肿块。超声波、CT和MRI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和大小。

    【预后和治疗】

    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显微镜下形态,确诊时肿瘤是否有转移和患儿年龄。年幼、瘤小、没有转移的患儿预后较好。本病是可治愈的,甚至年龄稍大的患儿和肿瘤已经转移的患儿预后也会很好。

    如果医生认为肿瘤可以被切除,则需在确诊后尽快手术。手术中,将对另一肾进行探查,以了解其是否也有肿瘤。大约有4%的病例,双肾均有肾母细胞瘤。抗癌药物如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应用,与放射治疗一样需根据癌症转移的程度决定。

更多中医书籍
  •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作者:
  • 作者:
  • 作者:
    昝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吴谦
  • 作者:
    赵晴
  •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作者:
    施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