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肾移植

    肾衰竭的人,肾移植和透析是挽救生命的两种选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成功地进行肾移植。在美国每年要进行约11000例肾移植。从活体捐赠的肾移植,术后1年功能仍正常者占90%,以后每年约有3%~5%出现肾衰竭。用刚死亡人的肾作肾移植效果也差不多:1年功能正常的占85%~90%;以后每年有5%~8%出现肾功能衰竭。有的移植肾可维持功能30年。成功的肾移植可使患者过正常、有活力的生活。

    移植的关键是手术,因为供者的肾必须同受者的血管和尿路相吻合。2/3以上的移植肾来自于死亡的供者,通常是死于车祸的正常人。死后肾脏很快被切除、冷冻、运送到符合组织配型且血浆中不含抗该组织抗体的受者所在医疗中心。

    尽管使用药物抑制免疫系统,在移植手术后不久仍会出现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可引起液体潴留,导致体重增加、发热、触痛和移植部位水肿。血液检查提示肾功能恶化。如果医生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排斥反应,可以进行肾活检来确诊(通过一根针取出很小的肾组织并在显微镜下检查)。

    排斥反应可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逆转,若排斥不能逆转则移植失败。如果不出现持续发热、移植区触痛、血尿和高血压,移植肾可保留在原位。如移植失败,应重新进行透析治疗。再次用另一肾移植,可在第一次手术恢复后进行,其成功率几乎与第一次相同。

    大多数排斥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在移植后3~4个月内。因此,除非免疫抑制剂引起副作用或有严重感染,受者应连续服用免疫抑制剂,因为即使停止很短时间机体都可能排斥新肾。排斥反应很少持续数周或数月,如果发生,受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恶化,移植逐渐失败。

    移植后受者出现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高10~15倍,而发生淋巴瘤的机会比正常人高30倍,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缘故(见第163节)。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沈子禄、徐师曾撰
  • 作者:
    翟良
  • 作者:
    张三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