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乳溢症

    乳溢是指男子的乳汁分泌或者非哺乳妇女出现的乳汁分泌。

    在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乳溢原因是垂体分泌催乳素的肿瘤(催乳素瘤)。初诊时,通常泌乳素瘤是非常小的,但男性比女性大。药物也可引起催乳素过度分泌及乳溢,包括吩噻嗪、某些降压药(特别是甲基多巴)和麻醉药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有乳溢。

    【症状】

    乳汁分泌可能是催乳素瘤的唯一症状。许多妇女患者常诉停经或月经紊乱,出现潮热、阴道干燥致使性交不适。男性患者典型表现有头痛或周边视野丧失。约2/3男性患者丧失性欲、阳痿。

    【诊断】

    常联合运用血液检测、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寻找异常乳汁分泌的原因。查体可发现雌激素缺乏的体征明显。须测定血中催乳素及其他激素如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水平。高分辨CT或MRI扫描可发现小的泌乳素瘤。如果肿瘤大,应请眼科医师检查病人视野。

    【治疗】

    治疗方法各异。催乳素的水平不升高、CT或MRI扫描仅见小肿瘤或无肿瘤者,此类病人可使用溴隐亭或不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患者,雌激素水平常常很低,服用溴隐亭有助于提高雌激素水平,预防骨质疏松,还可能怀孕,停止乳溢。肿瘤较小的妇女可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目前尚无证据说明雌激素可引起肿瘤长大。多数专家建议,至少在治疗后2年内,每年做一次CT或MRI扫描,以确定肿瘤是否长大。

    腺瘤体积较大者(巨腺瘤),在对内分泌系统进行彻底检查后,要和内分泌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商量,再确定治疗方案。如服用溴隐亭后,催乳素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消失,则不需要手术治疗。如需手术治疗,手术前使用溴隐亭可缩小肿瘤体积。手术治疗后,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但大多数患者最终再度复发。如使用溴隐亭后症状加重及肿瘤继续长大,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后几年内可能出现其他垂体激素水平降低。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