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查古籍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呼吸性酸中毒是因肺功能障碍或呼吸缓慢引起的血中酸浓度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呼吸的速度和深度控制。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增多时,血的pH值下降,血变为酸性,血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刺激大脑呼吸调节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病因】
呼吸性酸中毒是因肺不能充分排出二氧化碳引起,可能发生在严重影响肺功能的疾病中,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和哮喘。呼吸性酸中毒也可发生在影响呼吸功能的胸部神经或肌肉疾病。此外,麻醉剂、镇静剂过量,有减慢呼吸作用的较强睡眠药物也能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症状和诊断】
最初的症状有头痛、嗜睡,如果继续加重,可发展为昏睡以至昏迷。若呼吸暂停或出现严重障碍,或呼吸障碍虽然不严重,但持续时间超过几小时,都可能造成昏睡和昏迷。肾脏通过保留碳酸氢盐来缓解酸中毒,但这种反应较缓慢,需要经过好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显效。
通常检查血中pH值和测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来诊断呼吸性酸中毒。
【治疗】
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目的应着重改善肺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的药物对肺部疾病,如哮喘和肺气肿的患者有帮助。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严重损害,都需要使用机械换气装置进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