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脉经》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妇人着坐药,强下其经,目眶为痛,足跟难以践地,心中状如悬。

    问曰:有一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得病转胞,不得溺也。何以故?

    师曰:此人故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感(一作减),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服肾气丸,以中有茯苓故也。方在《虚劳》中。

    师曰:脉得浮紧,法当身躯疼痛。设不痛者,当射云何,因当射言。若肠中痛、腹中鸣、咳者,因失便,妇人得此脉者,法当阴吹。

    师曰:寸口脉浮而弱,浮则为虚,弱则无血,浮则短气,弱则有热,而自汗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气满,涩则有寒,喜噫吞酸。其气而下,少腹则寒。少阴脉弱而微,微则少血,弱则生风,微弱相搏,阴中恶寒,胃气下泄,吹而正喧。

    师曰:胃气下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导之。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则生疮。

    少阴脉数则气淋,阴中生疮。

    妇人阴中蚀疮烂,野狼牙汤洗之。

    妇人脏肿如瓜,阴中疼引腰痛者,杏仁汤主之。

    少阴脉弦者,白肠必挺核。

    少阴脉浮而动,浮则为虚,动则为痛,妇人则脱下。

更多中医书籍
  •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