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法,冬宜服温热药及灸。
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下利,欲食者,就当温之。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宜当归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必数更衣,反少,当温之。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宜温之,以四逆汤。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大法,冬宜服温热药及灸。
师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更疼痛,当救其里,宜温药,四逆汤。
下利,腹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宜四逆汤。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少阴病,其人饮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下利,欲食者,就当温之。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宜当归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必数更衣,反少,当温之。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宜温之,以四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