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何以知春得病?
无肝脉也。无心脉,夏得病;无肺脉,秋得病;无肾脉,冬得病;无脾脉,四季之月得病。
假令肝病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得病以庚辛日也。家有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
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鹿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
假令肾病,中央,若食牛肉及诸土中物得之。不者,当以长夏时发,得病以戊己日也。
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
假令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
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
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
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病,不治自愈。
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
何以知人露卧得病?
阳中有阴也。
何以知人夏月得病?
诸阳入阴也。
何以知人食饮中毒?
浮之无阳,微细之不可知也,但有阴脉,来疾去疾,此相为水气之毒也。脉迟者,食干物得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血证论》(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着。八卷。阐述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
何以知春得病?
无肝脉也。无心脉,夏得病;无肺脉,秋得病;无肾脉,冬得病;无脾脉,四季之月得病。
假令肝病者,西行,若食鸡肉得之,当以秋时发,得病以庚辛日也。家有腥死,女子见之,以明要为灾。不者,若感金银物得之。
假令脾病,东行,若食雉兔肉及诸木果实得之。不者,当以春时发,得病以甲乙日也。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鱼得之。不者,当以冬时发,得病以壬癸日也。
假令肺病,南行,若食马肉及獐鹿肉得之。不者,当以夏时发,得病以丙丁日也。
假令肾病,中央,若食牛肉及诸土中物得之。不者,当以长夏时发,得病以戊己日也。
假令得王脉,当于县官家得之。
假令得相脉,当于嫁娶家得之,或相庆贺家得之。
假令得胎脉,当于产乳家得之。
假令得囚脉,当于囚徒家得之。
假令得休脉,其人素有宿病,不治自愈。
假令得死脉,当于死丧家感伤得之。
何以知人露卧得病?
阳中有阴也。
何以知人夏月得病?
诸阳入阴也。
何以知人食饮中毒?
浮之无阳,微细之不可知也,但有阴脉,来疾去疾,此相为水气之毒也。脉迟者,食干物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