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脉因证治》 六十六、脏证

    作者: 朱丹溪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肝经。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土衰病。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视人,善僵嗌仆,里急 戾,胁痛呕泄,令人善怒也。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胸中热,嗌干 满,皮肤痛,寒热咳喘,惊或狂妄,一切血证,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

    跗肿骨痛,阴痹腰脊头项痛,大便难,积饮痞膈,霍乱吐下,飧泄肠鸣,脾热之主虚。

    骨节内变,右 胁痛,寒侵于中, 溏,心胁满引小腹,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脱色,丈夫癫疝,妇人小腹痛。实则咳逆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腰腿痛,大关节不利,屈身不便,腹满痞坚,寐汗。实则腹、胫肿身重;虚则胸中满,大小腹痛,清厥。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作者:
  • 作者: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徐灵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