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七气致病。虽本一气。而所以为气者。随证而变、三因方论最详。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绵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审知是思虑过度。宜四七汤。去茯苓。加半夏如数。仍加石菖蒲人参各半钱。审知盛怒成疾。面色青黄。或两胁胀满。宜调气散。或四七汤。加枳壳木香各半钱。因惊恐得疾。心下怔忡者。见惊悸门外有七气眩晕者。当于诸中门、中气证取药。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七气致病。虽本一气。而所以为气者。随证而变、三因方论最详。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绵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审知是思虑过度。宜四七汤。去茯苓。加半夏如数。仍加石菖蒲人参各半钱。审知盛怒成疾。面色青黄。或两胁胀满。宜调气散。或四七汤。加枳壳木香各半钱。因惊恐得疾。心下怔忡者。见惊悸门外有七气眩晕者。当于诸中门、中气证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