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但七情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气之状。大略与中风同。风与气亦自难辨。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才觉中气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继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中气与中风相似。所以别者。风中身气中身冷。既苏之后。尚有余痰未尽平复。宜多进四七汤。及星香散。若其人本虚痰。气上逆。关膈不通。上下不升降。或大便虚闭宜用三和丹诸气皆可用。不独中气。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但七情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气之状。大略与中风同。风与气亦自难辨。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才觉中气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继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中气与中风相似。所以别者。风中身气中身冷。既苏之后。尚有余痰未尽平复。宜多进四七汤。及星香散。若其人本虚痰。气上逆。关膈不通。上下不升降。或大便虚闭宜用三和丹诸气皆可用。不独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