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秘传外科方》 海马拔毒散

    治疔疮大效,兼治诸般恶疮发背。

    海马(一双,炙)穿山甲(黄土炒)水银朱砂(各二钱)雄黄(三钱)轻粉(一钱)脑子(少许)麝香(少许)上件除水银外,各研为末,打合入水银,再研至无星,针破疮口,点药入内,一日一点,有大神效。

    夫内疔之证与外疔之证并同,亦发寒热,头痛体痛,但疮形不现,过数日,胸背腹胁头面手寒热,虽未有肿起,但腹痛甚者,便须作内疔证,用后法治之,不可缓也。用蟾酥一粒,病势重者,用二粒,置病患舌上噙化,化后良久,用井花水灌嗽;却用雄黄丸七丸,冷茶清吞下,得脏腑利数行,其病应手而愈。

    治内疔,蟾酥可于取时,用桑叶小钱大,入蟾酥,揉和得所,丸如念珠大,阴干。

更多中医书籍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黄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