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防风 大黄 薄荷 芍药 当归 甘草 白术 滑石 石膏 栀仁 桔梗 连翘 芎 荆芥 麻黄 芒硝黄芩
病症之最急者,莫如风火。风火交战,理宜表里两解。是方防风、麻黄,疏表药也,风热在皮肤者,得之出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在巅顶者,得之由涕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秽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在决渎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以清之。
风游于络,伏火随起,赤芍、黄芩、连翘以降之。苦寒恐亡阴,芎 、当归和肝血以养之。辛散恐亡阳,甘草、白术调胃气以保之。一切暴风客热,服此效。外加菊花、连、羌活、蒺藜,名菊花通圣散,治同。人弱大便不结者,去硝、黄。天燥热多汗,麻黄亦不宜用。
诗曰∶双解麻黄更大黄,栀荷术芍草芎防,石膏硝滑浑无事,荆桔翘芩用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