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目经大成》 胃风汤二十一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芎 芍药 肉桂

    风湿居停肠胃,上胀白睛,下泄鲜血,或便如豆汁淤泥,此方主之。

    风,阳邪也,血得之则善走,故下鲜血。湿,阴毒也,血得之则败坏,故便如豆汁淤泥。肺经连于大肠,故白睛胀起,看似有形积热,其实土金素亏。治法,补其虚而行其滞,风湿顿除。爰用十全去 、草、地黄,盖草甘缓,地黄濡腻,均不合式。易老审证处方,大都如是。能餐而泄,睑 及虚肿亦有效。

    诗曰∶胃风十全物,过补草 出,地黄胡不收,濡滞行不疾。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雪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