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明医指掌》 产后六

    作者: 皇甫中

    【歌】产下婴儿血气空,丝毫触犯便伤荣。倏然致疾如山重,不与寻常一样同。去血过多因发热,焦姜参术入芎 。阴虚作热心烦闷,自汗黄 可奏功。恶心呕逆伤脾胃,抵圣汤医腹胁膨。归 止汗除身热,不愈当归奏效崇。风中愈风汤立验,茯苓散子治怔忡。诸风痿痹筋挛缩,志士明医用血风。乍见鬼神由血耗,调经散服起疲癃。中风口噤牙关闭,搐搦身张似角弓,此是血虚筋螈,举轻古拜配归芎。产后经来因适断,感于异证在其中,手牵足搐牙关紧,昏冒柴胡视听聪。阴虚发热憎寒证,昼日清明夜觉凶,加增四物神功大,一服能令病脱躬。胞中误损成淋沥,参术煎膏溲自通。浮肿定须分水道,忧思郁结在宽胸。痢初化滞香连芍,积久须当用胃风。初感寒邪微发表,热邪不解守黄龙。躁烦实热芩连理,渴甚人参白虎从。热泄柴芩除半夏,便难议以大柴攻。汗多表弱宜行桂,里弱虚时制理中。发表内攻须带补,勿行孟浪内伤荣。小便淋沥行时痛,但用茅根可治癃。泄泻君苓汤可用,寒加肉果桂姜同。若因热泄并肠垢,姜炒黄连佐木通。

    【论】产后气血大损,易产力壮者,尚然感疾,为终身之患。产母不可恃健,不行保重,劳碌以损其荣,多食以伤其胃,外感六淫之邪,内受七情之气,为患莫测。古云∶产后犯若丝毫,感病重于山岳,信夫!或有恶露末尽而作热作疼,真元不复而为痿为劳,比比皆然也。故产后诸疾,先以大补气血,纵有他疾,以末治之。或欲祛邪,必兼补剂,殊为切当。若以峻剂攻之,再损气血,危可立待。或恶露当去者,亦须以去故生新,温养为主,斯得其正也。

    【脉】产后缓滑,沉细亦宜。实大弦牢,涩疾皆危。

    《脉经》曰∶妇人新生乳子,脉沉小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妇人生产之后,寸口脉焱疾不调者死,沉细附骨不绝者生。妇人生产之后,因中风、伤寒、热病,喘鸣而肩息,脉实而浮缓者生,小急者死。

    丹溪曰∶产前脉细小,产后脉洪数皆死。又曰∶产前当洪数,既产而洪数如故,岂得不死?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周扬俊
  • 作者:
    元简
  •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