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瘰 或破或不破,升麻调经汤。不破,坚硬如石,散肿溃坚汤,结核肿痛,皂子仁丸、连翘散。
升麻调经汤
升麻(八钱) 生黄芩(四钱) 葛根(三钱) 胆草(三钱) 三棱(三钱,酒炒) 桔梗(三钱) 酒黄芩(三钱) 连翘(三钱) 甘草(三钱,炙) 黄连(三钱) 广术(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药(三钱)知母(一两) 黄柏(一两)
每服半两,水煎服,卧须略使足高于首,药可入膈。
散肿溃坚汤
柴胡(四钱) 升麻(二钱) 胆草(酒炒,三钱) 栝蒌根(三钱) 黄柏(酒炒,三钱) 知母(酒炒,三钱) 昆布(五钱) 广术(酒炒,二钱) 三棱(酒炒,二钱) 连翘(三钱) 白芍药(二钱,酒炒) 归尾(酒洗,五钱) 葛根(二钱)
每服六钱,煎服如前法。
皂子仁丸
治瘰结核。
皂子仁(一升) 玄参(一两) 连翘(一两)
水五升,慢火熬,水尽为度,捣烂,蜜丸弹子大,噙化。
连翘散
治瘰 马刀。
连翘(一斤) 瞿麦(一斤)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
每服五钱,水煎服。十日后于临泣穴灸二七壮(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再服药至六十日愈。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瘰 或破或不破,升麻调经汤。不破,坚硬如石,散肿溃坚汤,结核肿痛,皂子仁丸、连翘散。
升麻调经汤
升麻(八钱) 生黄芩(四钱) 葛根(三钱) 胆草(三钱) 三棱(三钱,酒炒) 桔梗(三钱) 酒黄芩(三钱) 连翘(三钱) 甘草(三钱,炙) 黄连(三钱) 广术(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药(三钱)知母(一两) 黄柏(一两)
每服半两,水煎服,卧须略使足高于首,药可入膈。
散肿溃坚汤
柴胡(四钱) 升麻(二钱) 胆草(酒炒,三钱) 栝蒌根(三钱) 黄柏(酒炒,三钱) 知母(酒炒,三钱) 昆布(五钱) 广术(酒炒,二钱) 三棱(酒炒,二钱) 连翘(三钱) 白芍药(二钱,酒炒) 归尾(酒洗,五钱) 葛根(二钱)
每服六钱,煎服如前法。
皂子仁丸
治瘰结核。
皂子仁(一升) 玄参(一两) 连翘(一两)
水五升,慢火熬,水尽为度,捣烂,蜜丸弹子大,噙化。
连翘散
治瘰 马刀。
连翘(一斤) 瞿麦(一斤)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
每服五钱,水煎服。十日后于临泣穴灸二七壮(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再服药至六十日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