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歌】实热溲便故不通,下焦气结号为癃。气虚血弱兼痰闭,一吐提时便有功。虚热故令便不禁,虚寒遗溺在温中。
【论】夫肾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此上下相通,故水火既济,则荣卫流行,水窦开阖,便溺通畅,岂有不禁、不利者欤?夫惟心肾不交,水火未济,阴阳不调,则内外关水道窒塞,而有小便癃闭、遗溺之病生焉。盖膀胱与肾为表里,虚则客热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挟热而行,故数而不通,溺有余沥。肾与膀胱皆冷,内气不充,胞中自滑,故出多而色白。所以热则不通,冷则不禁,理之自然。亦有虚热而遗沥,气虚而不通者,不可不知。
【脉】鼻头色黄,小便必难。脉浮弦涩,为不小便。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歌】实热溲便故不通,下焦气结号为癃。气虚血弱兼痰闭,一吐提时便有功。虚热故令便不禁,虚寒遗溺在温中。
【论】夫肾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此上下相通,故水火既济,则荣卫流行,水窦开阖,便溺通畅,岂有不禁、不利者欤?夫惟心肾不交,水火未济,阴阳不调,则内外关水道窒塞,而有小便癃闭、遗溺之病生焉。盖膀胱与肾为表里,虚则客热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挟热而行,故数而不通,溺有余沥。肾与膀胱皆冷,内气不充,胞中自滑,故出多而色白。所以热则不通,冷则不禁,理之自然。亦有虚热而遗沥,气虚而不通者,不可不知。
【脉】鼻头色黄,小便必难。脉浮弦涩,为不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