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查古籍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喜怒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气留于咽嗌者,快气饼子、四七汤主之。
痰郁者,化痰丸。关格者,必用吐以提其气。若横格,不必在乎出痰也。有痰亦宜吐,涌痰汤。其关格者,详本条内。
快气饼子
治气郁不快,食下则胸膈噎塞疼痛。
莱菔子(炒,二两) 紫苏子(一两) 橘红(一两) 白豆蔻(一两) 白茯苓(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姜汁为饼子,时时噙嚼之。
四七汤
治七情气郁,结聚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并治中脘痞满,痰涎壅盛,上气喘急。妇人有孕恶阻,亦宜服之。
半夏(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三分) 苏梗(一钱) 浓朴(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七片,大枣一枚,水二钟,煎八分服。
化痰丸(方见痰证。)
涌痰汤
甘草(一两) 桔梗(一两) 瓜蒂(五钱) 枳壳(五钱) 陈皮(五钱)
上,用水十碗,煎至五碗,去渣,连连饮尽,浸浮其痰,发一恶心,即大吐。得宽后,可服参苓白术散调理,不致复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