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明医指掌》 老痰(附郁痰)

    作者: 皇甫中

    老痰者,积久稠粘,咯吐不出。惟在开其郁,降其火,顺其气,软其坚,化凝结之痰,缓以治之,庶可取效。故宜海石、香附、栝蒌、半夏、贝母、芒硝、桔梗、五倍子之类。王汝言化痰丸、润下丸、青礞石丸皆能治老痰也。郁痰吐咯不出者,以苦梗开之,或用二陈汤探吐,鹅翎搅,去其痰,或用盐汤探吐。

    王汝言化痰丸

    天门冬(一两) 黄芩(酒炒,一两) 海粉(另研,一两) 栝蒌仁(另研,去油,一两) 橘红(一两) 桔梗(五钱) 连翘(五钱) 香附(盐水浸周时,炒,五钱) 青黛(另研,二钱) 芒硝(另研,三钱,风化用)

    上为极细末,炼蜜,入姜汁少许,丸如小圆眼大,噙化一丸。或嚼烂,清汤细咽下。或丸如黍米大,淡姜汤送下五、六十丸。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