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明医指掌》 气虚 附血虚。

    作者: 皇甫中

    僵仆卒倒,气虚也,六君子汤加黄 、竹沥、姜汁,或浓煎人参汤,加竹沥、姜汁。

    血虚,八珍汤,地黄须用姜汁炒则不泥膈。

    六君子汤

    八珍汤(二方并见气虚证。)

    四君子加竹沥姜汁方

    人参(三钱) 白术(一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竹沥(半盏) 姜汁(五匙)

    按∶丹溪曰∶半身不遂,在右者,属气虚,以此方主之。气虚者,宜补之以甘,故用参、术、茯、甘四件。称其为君子者,谓其甘平有冲和之德,而无克伐之性也。

    其加竹沥,为能行痰。其加姜汁,所以行竹沥之滞,而共成伐痰之功耳。

    四物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方

    当归(酒洗) 川芎(酒洗,去芦) 白芍(酒炒) 熟地(酒蒸) 桃仁(去皮尖) 红花(各等分)竹沥(半盏) 姜汁(五匙)

    按∶丹溪曰∶半身不遂,在左者,属瘀血,以此方主之。用芎、归、芍、地,生血药也,新血生,则瘀血滑而易去。用桃仁、红花,消瘀药也,瘀血消,则新血清而易生。然亦加夫竹沥、姜汁者,以痰之物靡所不之,无分左、右而为患也。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