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1.表达MHCⅡ类分子所有辅佐细胞表面都表达MHCⅡ类分子,这是辅佐细胞递呈抗原所必需的物质,是辅佐细胞的标志分子,抗原递呈的能力与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数量相关。
2.具有吞噬作用这是辅佐细胞处理抗原的基本前提,首先它将抗原通过特定的方式吞入细胞内,进行初步消化处理,然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细胞。
(二)辅佐细胞的免疫活性
1.抗原递呈作用辅佐细胞能够以容易识别的方式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从而使T细胞活化;具有这项功能的细胞统称为抗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APC通常指那些表达MHCⅡ类分子、可向TH细胞递呈抗原的细胞,一般情况下用作辅佐细胞的代名词。
还有一类细胞可将表面抗原与MHCⅠ类分子结合,递呈给Tc细胞,结果是使Tc细胞活化,将递呈细胞自身杀灭,这类细胞通常称为靶细胞(targetcell)。能够表达MHCⅠ类分子的细胞都可成为靶细胞,但一般不算作抗原递呈细胞。
2.协同刺激作用单独的抗原递呈一般不能使TH活化,其活化还需额外的生理刺激,称为协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signal)。这种信号在TH在跨膜蛋白CD28与APC表面的配体B7结合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