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隅《医林绳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方隅《医林绳墨》:「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亦即胃中泛酸。多因肝气犯胃所致。有偏热偏寒之分。偏热兼见心烦、咽干、口苦、苔黄;偏寒兼见胸脘隐痛,呕吐清涎,舌苔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