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症见阴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变肿状如水晶(类于睾丸鞘膜积液等症);或阴囊燥痒流黄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声(《儒门事亲》),多由肾虚、复感风寒,湿流囊中所致。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症见阴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变肿状如水晶(类于睾丸鞘膜积液等症);或阴囊燥痒流黄水,或少腹部按之有水声(《儒门事亲》),多由肾虚、复感风寒,湿流囊中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