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于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本病多续发于其它疾病或经误治之后,津液一再耗损,阴虚内热,肺受熏灼而致。若病久伤气或肺中虚寒而致者,则表现为阳虚,患者多涎唾,常吐出涎沫而无咳嗽。可伴有眩晕、遗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