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雷公云∶凡使,须取新净者,以绢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三味各四两,细锉,了,又以牡蛎约重四、五斤已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令稳,然后着真珠于上,了,方下锉了三件药,笼之,以浆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满出之,用甘草汤淘之令净后,于臼中捣令细,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万下了用。
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雷公云∶凡使,须取新净者,以绢袋盛之;然后用地榆、五花皮、五方草三味各四两,细锉,了,又以牡蛎约重四、五斤已来,先置于平底铛中,以物四向?令稳,然后着真珠于上,了,方下锉了三件药,笼之,以浆水煮三日夜,勿令火歇;日满出之,用甘草汤淘之令净后,于臼中捣令细,以绢罗重重筛过,却,更研二万下了用。
凡使,要不伤破及钻透者,方可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