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苦,性大寒无毒,入心经。主天行狂热,阴虚燥热,解一切毒,疗一切疮,埋土年久者佳。
按∶《素问》曰∶浊阴出下窍,宜其足以制阳亢,而心则火之主也,故独入之。造法于冬月取竹箩置缸上,棕皮铺满,加草纸数层,屎浇于上,汁淋在缸。新瓮盛贮,磁钵盖之,盐泥封固,埋地年深,自如清泉,闻无秽气。又法,腊月取淡竹刮去青皮,浸厕中取汁亦佳。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味甘苦,性大寒无毒,入心经。主天行狂热,阴虚燥热,解一切毒,疗一切疮,埋土年久者佳。
按∶《素问》曰∶浊阴出下窍,宜其足以制阳亢,而心则火之主也,故独入之。造法于冬月取竹箩置缸上,棕皮铺满,加草纸数层,屎浇于上,汁淋在缸。新瓮盛贮,磁钵盖之,盐泥封固,埋地年深,自如清泉,闻无秽气。又法,腊月取淡竹刮去青皮,浸厕中取汁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