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入肺经。主目疾,退翳膜,消积块,益肝脏,得麝香、牛角腮治休息痢久不瘥。得禹余粮、当归、芎?疗崩中赤白,得槐鹅、桑耳治肠虚下血;得槐子、枳实、地榆治肠?及痔。去节,水润焙用。
按∶木贼之名,以其能伐木也。肝为木,故宜入焉,夫目得血而能视,借之以伐肝邪,则血生而目疾愈矣。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入肺经。主目疾,退翳膜,消积块,益肝脏,得麝香、牛角腮治休息痢久不瘥。得禹余粮、当归、芎?疗崩中赤白,得槐鹅、桑耳治肠虚下血;得槐子、枳实、地榆治肠?及痔。去节,水润焙用。
按∶木贼之名,以其能伐木也。肝为木,故宜入焉,夫目得血而能视,借之以伐肝邪,则血生而目疾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