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补不足,除邪气,益智慧,明耳目,宁怔忡,定惊悸,利九窍,治健忘,壮阳道,益精气,长肌肉,助筋骨。及妇人血禁失音,小儿惊风客忤,皮肤热,面目黄,久服悦颜色延年。汤泡,去心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忌诸肉、生葱、冷水,杀天雄、附子毒,叶名小草,主萝泄。
按∶远志苦入心经,温能滋肾,而不足等证,咸本二经,故都治之。
雷公云∶远志凡使先须捶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补不足,除邪气,益智慧,明耳目,宁怔忡,定惊悸,利九窍,治健忘,壮阳道,益精气,长肌肉,助筋骨。及妇人血禁失音,小儿惊风客忤,皮肤热,面目黄,久服悦颜色延年。汤泡,去心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忌诸肉、生葱、冷水,杀天雄、附子毒,叶名小草,主萝泄。
按∶远志苦入心经,温能滋肾,而不足等证,咸本二经,故都治之。
雷公云∶远志凡使先须捶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去心了,用熟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