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食养食疗》 (四)雀肉

    雀,俗将老而斑者称为麻雀,小而黄口者称为黄雀。李时珍云:“雀,处处有之。……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性味皆同,可以炙食,作鲊甚美”。苏东坡也喜食雀肉,有诗曰:“披绵黄雀漫多脂”。可见雀肉醇厚无比了。

    雀肉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据《增补食物秘方》记载:雀肉能“补五脏,益精髓,暖腰膝,起阳道,缩小便,又治妇人血崩带下,十月后正月前宜食”。祖国医学认为,雀肉能补阴精,是壮阳益精的佳品,适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将其煨熟食用或酒浸饮用,有温阳补益作用,对阳虚、羸瘦、阳痿、早泄、带下症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雀脑与雀卵亦有较好的补益作用。雀脑补肾利耳,熟食可以治疗男子阳痿、遗精等症;雀卵有助肾阳、补阴精之功效,对治疗阳痿、腰痛、精液清冷有效。具体方法是:将麻雀3~5只,去毛及内脏,斩碎炒熟,与大米同煮粥,加葱、盐调味,空腹食;如患有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可将麻雀2~3只,去毛、内脏及爪,切块,再将小米200~300克洗净,同麻雀一起加水煮粥,加入葱、姜及少许盐调味,粥熟肉烂后食用;治腰膝冷痛、头晕气短,可将麻雀3只,去毛及内脏,与猪肉250克同烧,食用。

    雀肉大热,春夏季及患有各种热病、炎症者不宜食用。

更多中医书籍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黄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