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食养食疗》 (三)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忘忧草,为百合科植物,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史。它的花蕾,也就是黄花菜,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爽滑,嫩糯,常与木耳齐名,均为“席上珍品”。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含蛋白质14.1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62.6克,钙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最为丰富,干品每百克含量达3.44毫克,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对人体健康,特别是胎儿发育,甚为有益,因此,可作为孕妇、产妇的必备食品。

    近年来,黄花菜已被科学实验证实,具有较佳的健脑、抗衰功能,因而更使世人刮目相看。日本饭野节夫教授在其专著中列举了八种健脑副食,居首位者便是忘忧草(黄花菜)。他说:“金针菜具有获得营养平衡的健脑效果,因此,也可以把它叫作健脑菜……对于神经过度疲劳的现代人类说来,应该大量食用”。金针菜对预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无疑也是一种良药。近来,国内的一项研究表明,黄花菜具有显著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它又是预防中老年人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佳蔬。

    黄花菜因含有冬碱等成分,又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等功能。其花、茎、叶、根都可入药。用其根端膨大体炖肉或炖鸡,对治疗贫血、老年性头晕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黄花菜虽然味美,但不宜鲜食,因其中含有秋水仙碱素,可使人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在蒸煮晒干后存放,而后食用。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作者:
    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