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类证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阳微〕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 薤白 白酒

    〔不卧〕栝蒌薤白半夏汤蒌 薤 酒 半夏

    〔饮邪〕枳实薤白桂枝汤枳 薤 桂 蒌 朴

    〔虚寒〕人参汤参 术 姜 草

    〔利肺〕茯苓杏甘汤苓 杏 草

    〔疏胃〕橘枳生姜汤橘 枳 姜

    〔复阳〕薏苡附子散薏仁 附子

    〔痞逆〕桂枝姜枳汤桂 姜 枳

    〔温填〕乌头赤石脂丸赤石脂 乌头 附子 干姜 川椒

    〔温散〕细辛散细辛 甘草(各六钱) 枳 姜 蒌 地 术(各一两) 桂心 茯苓(各两半)

    酒服。

    〔下气〕前胡汤前胡 夏 芍 草(各二钱) 参 归 芩(各一钱) 姜(三片) 枣(三枚)

    竹叶(一握)

    〔理气〕治中汤见三卷饮食。

    〔下气〕下气汤杏仁 槟榔 童便煎。

    〔外治〕熨背散乌头 桂 附 羌 辛 芎 椒 为末,绵裹,烘令暖。

    〔阳虚〕苓桂白术甘草汤苓 桂 术 草

    〔阴凝〕理中汤见一卷中风。

    〔饮逆〕吴茱萸汤见三卷呕吐。

    〔喘逆〕桂枝加朴杏汤桂 芍 草 朴 杏 姜 枣

    〔络瘀〕旋复花汤旋复 葱管 新绛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