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王氏七旬有三,风温伤肺,头晕目瞑,舌缩无津,身痛肢厥,口干不饮,昏昧鼻鼾,语言难出,寸脉大。
症属痰热阻窍。先清气分热邪。杏仁、象贝、花粉、羚羊角、沙参、嫩桑叶、竹茹、山栀。一服症减肢和,但舌心黑而尖绛,乃心胃火燔,惧其入营劫液。用鲜生地、犀角汁、元参、丹皮、麦冬、阿胶(煨化)、蔗汁。
三服舌润神苏,身凉脉静,但大便未通,不嗜粥饮,乃灼热伤阴,津液未复,继与调养胃阴,兼佐醒脾,旬日霍然。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王氏七旬有三,风温伤肺,头晕目瞑,舌缩无津,身痛肢厥,口干不饮,昏昧鼻鼾,语言难出,寸脉大。
症属痰热阻窍。先清气分热邪。杏仁、象贝、花粉、羚羊角、沙参、嫩桑叶、竹茹、山栀。一服症减肢和,但舌心黑而尖绛,乃心胃火燔,惧其入营劫液。用鲜生地、犀角汁、元参、丹皮、麦冬、阿胶(煨化)、蔗汁。
三服舌润神苏,身凉脉静,但大便未通,不嗜粥饮,乃灼热伤阴,津液未复,继与调养胃阴,兼佐醒脾,旬日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