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夏枯草(图缺)
虽禀纯阳之气.味仍辛苦而寒.独走厥阴.能解肝家郁火.功专散结.堪医瘰 疮疡.(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然各家皆言其苦寒.散结气.治瘰.惟朱丹溪言其能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想此草得春气最多.或可为助耳.观此草得阳气而生.得阴气而死.似乎禀纯阳之性.故虽属阴寒.而阴中仍含阳气.且皆取用其花.有春木发陈条达之意.虽苦寒而不遏耳.)